天寒地凍,寒底人仕特別痛苦,即使沒有感冒,沒有過敏,沒有濕疹,也會手凍腳凍,疲倦乏力。女仕們手凍腳凍,如果有愛人牵手擁抱,也算是一種福氣。如果男仕們手凍腳凍,牵手擁抱就相當尷尬了。嚴嚴寒冬,有什麼又便宜又有效的補陽妙品? 其實就在大家的廚房裹、食物中、湯水內,只是較少下廚的你對他們比較陌生而已。那就是大家常常掛在口邊的 : 花椒八角。

 

花椒八角屬於中醫的溫裹藥。「裹」,是指身體內部。溫裹藥,又稱「怯寒藥」。香港人特別了解清熱藥 : 夏枯草、桑葉、菊花……這些都是性質寒涼的,可以清熱。而「怯寒藥」剛剛相反,是性質溫熱的,可以溫暖身體而怯除寒氣。南方人體質柔弱,不耐溫補,容易「上火」(即熱氣),因此對溫裹藥的應用相對慬慎。而北方人體質剛強,而且北方天氣寒冷,應用溫裹藥比較廣泛,如花椒八角、胡椒、肉桂、附子、乾薑、丁香,都是京菜川菜常用的香科。

 

花椒,是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花椒或青椒的成熟果皮,以四川生產的最好,因此又叫川椒、蜀椒。八角,是一個俗稱,正名應該叫「八角茴香」。茴香,有分大茴香和小茴香。大茴香多作藥用,小茴香多作食用。小茴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八角茴香」。大茴香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實,八角茴香是常綠小喬木八角茴香的成熟果實,性味功效與大茴香相似,但效力稍弱。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腎屬水,鹹亦屬水,茴香鹽炙後藥效更能入腎,更能溫補腎陽。

 

花椒八角都是味辛性熱的,可以溫補脾腎、怯寒止痛。花椒八角的止痛作用,只限於「寒性」的痛。如寒濕吐瀉,表現為上吐下瀉、不思飲食、肚腹冷痛、大便水樣,就可以用花椒八角泡水頻服,也可以服用比較溫和的薑糖水。這種情況多見於單純性的病毒性腸胃炎。另外,部份胃病病人屬於中醫的胃寒証,表現為胃脹易飽、不思飲食、四肢不溫、大便稀爛、怠倦乏力,可以用花椒胡椒煲豬肚,也可以服用中藥方劑「大建中湯」: 人參、花椒、亁薑、飴糖(即麥芽糖)。使用前必須諮詢中醫師,如果身體有虛火,就會燥熱「上火」,那就得不償失了。

 

西醫認為胃病要戒辣,因為辛辣會增加胃酸刺激胃粘膜。中醫認為,胃病戒辣要根據患者體質,即辨証論治。如果患者的胃病屬於胃火上炎、肝鬱犯胃、或許肝膽濕熱等等,就不應該服用熱性辛辣的食物藥物。如果患者的胃病屬於胃寒証,就應該多食補氣補陽的食物,只要不過份辛辣就沒有問題。

 

臨床上,經常遇到一些消化不良的患者,胃痛反酸不多,反而經常胃脹易飽、不思飲食、四肢不溫。他們服用抗酸藥無效,反而飲用胡椒豬肚湯後感覺更舒適。另外,天氣寒冷的時候,因為腸蠕動減慢,部份脾胃虛寒的人會便秘。他們往往發現,吃了辛辣食物之物,大便會特別順暢,也是因為同樣的中醫道理。研究証明,八角的茴香油可以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排氣排便,改善便秘腹痛。這給「溫裹藥」治療腸胃病帶來了有力的科學証據。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介紹花椒如下 : 「散寒除濕、解(腸胃)鬱結、消宿食、通三焦(現代醫學認為三焦功能上近似淋巴系統)、溫脾胃、補右腎命門(即腎陽)、殺蛔蟲、止泄瀉」當大家下次吃川菜或麻辣火鍋時,也許可以向家人朋友說說這個寂寂無名的花椒對健康的貢獻。

 

醫師按語 :

 

金木水火土之中,南方屬火,氣候較熱,暑熱盛,因此,香港人一般比較重視清熱,街頭巷尾都是涼茶鋪。至於,花椒八角、胡椒、肉桂、附子、乾薑、丁香所烹調成的京菜川菜,雖然也算是珍品,但香港人只是偶一為之,因為「怕熱氣」而不會常常食用。

 

因為「怕熱氣」,香港人大多數不會主動認識或服用這些「溫里藥」。其實,食物跟藥物一樣,沒有「好唔好」,只有「夾唔夾」。如果閣下是體質虛寒的,即使是京菜川菜,也是多多益善,四季皆宜的。我太太是寒底兼痰濕比較重的人,每次吃過川菜就會精神爽利,連感冒/鼻敏感也會”不藥而愈”。(其實花椒八角胡椒肉桂也是藥)另外,有人說懷孕不可以吃川菜、花椒、八角、胡椒、肉桂、乾薑、丁香云云,一說會流產,二說會長痘痘。其實這也是講求「夾唔夾」。試想想,四川人懷孕時依然餐餐吃川菜,難道人家胎胎都流產嗎?另外,有孕婦越吃越生猛,有孕婦越吃越「生瘡」,那就是人的問題,而不是單純食物/藥物的問題。

 

香港人也許以為自己很少吃到「溫里藥」。非也。香港人喜歡吃鹵水鹵味,例如鹵水鵝、鹵水豆腐、鹵水鴨腎、鹵水雞翼等等。其實鹵水就是用「溫里藥」烹調出來的。如果不信,大家到藥材鋪買一包「鹵水料」,就會明明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