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感到奇怪。咖哩無論是味道還是藥性,都是spicy、溫熱的、hot的。但偏偏,這種「熱氣」食物卻在最熱的地方流行,如印度,東南亞,還有中國的湖南、長沙、重慶等等。

 

如果在冬天嚴寒的四川,在零度之下吃一盤辣子雞,這的確是相當合情合理的事。暖一暖身子多暢快啊!但是,印度呢?大約在十年前,我背著背包到印度旅行,那時正值夏天,氣度35-40度。那種情況,香港人可能想吃粥、冷麵、壽司等等,奇就奇在,印度人還是食咖哩的,而且還挺辣的。到底為什麼大熱天時,還會吃咖哩?這是中醫理論解釋不到的。

 

如果說體質,印度人大多瘦削的,就像STREET FIGHTER那個「印度佬」一樣,正所謂「瘦人多火」,已經「多火」了,為什麼還要火上加油呢?難道恆河的水特別「涼」,可以清熱解毒?

 

原來,當年沒有冷凍儲存的年代,把食物與咖哩混和,可以防止食物滋生細菌,延長他的保存期。另一方面,辛辣食品可以增進胃口,習慣吃辣的人,往往會感到不辣不開胃。

 

另外,我們的中醫理論認為,薑黃、小茴香、大茴香、肉桂、花椒、胡椒這些藥,作用都是溫熱的,即是補充陽氣和除去寒氣的。如肉桂,是樟科植物箘桂樹的樹皮,製作甜品和飲料都有機會用到肉桂粉。中醫認為,他的性味辛甘大熱。入肝、腎、脾經,有溫中補陽,散寒止痛的功效。臨床應用於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脾陽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溏泄等症。

 

肉桂,為大熱之品,有益火消陰、溫補腎陽的作用,因此可以作為補健品,適用於命門火衰、畏寒肢冷、陽萎、尿頻等症,常與溫補肝腎藥如熟地、枸杞、山茱萸、等配伍。或用於久病體弱、氣弱血少,傷口久潰不斂之症。肉桂能振奮脾陽,又能通利血脈,故常用於久病體弱、氣衰血少之症,用少量肉桂配入補氣、補血藥如黨參、白朮、當歸、熟地等品之中,有鼓舞氣血助傷口生長之功。

 

又如胡椒。性味辛熱,入胃、大腸經,同樣狼溫中散寒的功效。臨床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腹痛泄瀉、經痛等症,常配合高良薑、蓽菝等同用;也可單味研粉放膏藥中,外貼臍部,治受寒腹痛泄瀉

 

可見,中醫認為,咖哩中的「溫裹藥」,是溫性的,理應是服用後體溫上升,手腳暖和,改善寒性症狀(如寒性的腹痛、經痛、筋骨痛),可是,影片中的簡單研究,卻認為辛辣食物可以透過血管擴張/流而降溫,而令人有涼快的感覺。這種理論和觀察上的差異,實在要更多的科學研究,才可以道出當中的道理來。另外,咖哩材料也經常用於AYURVEDIC THERAPY阿育吠陀醫學(印度的傳統醫學)。學習他們的理論和用藥經驗,說不定可以為傳統中醫溫裹藥帶來更多的用藥靈感和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