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黃醫師於中文大學修讀針灸碩士時之研究論文節錄)

 

腧穴針感解剖結構的研究綜述

結果及結論

本文從針感研究方法、針刺激發點、針感深度、感受器、外周神經、脊髓通路與高級中樞、血管、結締組織和肌肉等多個方面論述近二十年來穴位針感解剖結構的研究進展。針感產生的形態非常複雜,當中與神經的關係最密切,其次為血管。關於針感研究的文獻當中,感受器、外周神經、血管的研究比較豐富,但有關脊髓通路與高級中樞的研究卻仍然不足,現有假說的充足証據仍然欠奉。

(一)針感研究方法

多年來,針感與療效的關係引起學者對針感結構及機理的興趣。曾有學者用屍體進行層次解剖、斷面解剖,和組織學研究,但都未能把針感和其結構連繫起來。為了把針感與結構連繫起來,各地設計了不同的方法,利用截肢和外科手術材料,開展針感形態結構的研究。因為活體的人可以表達針刺的感覺,而利用截肢和外科手術材料亦合符醫學倫理,所以成為了其中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學者相信,針感形成的位置在針尖,而不在針體。各地設計出不同的方法,把針尖所在的位置標記下來,作進一步的組織學研究。其中比較經典的是藍點法 ﹕在未麻醉將被截除的肢體上施針,並確定得氣時的針刺位置和深度,用直流電接觸針體使針尖電解,釋出游離鐵離子,沉著於針刺周圍的組織中。抽出針芯,以注射器從外套管注入亞鐵氰化鉀,以完成普魯士藍反應,使針尖處留下藍色的定位標記。然後完成截肢手術,利用被藍染的肢體作進一步的組織學的研究。[1]除此之外,部份學者會應用微量注意器直接注射無毒染料,稱美藍法或墨汁法。也有少數學者用直接保留銀針法。因為大量的研究觀察都未發現穴區及針感點內存在特有的未知組織結構,因此相信穴位及針感點是多種已知組織結構的特定組合。現代醫學認為感覺的產生是神經系統的作用,所以有關針感結構的組織學研究,大都是從神經入手的。

 

因為截肢的材料較少,而且往往不能及時固定取材,所以利用動物模型是另外一個研究上的探索。學者根據「氣至而有效」的理論,推論如果動物提高痛閾(如觀察針刺後的動物在手術取材過程中沒有痛覺,不叫也不掙扎)即代表動物已經「得氣」,然後定位、取材,用組織學方法來研究針感的解剖結構。[2]然而,這種方法不能了解針感的性質,而且「氣至而有效」至今還未有確定的結論,動物模型「有效而氣至」的推論便容易受到質疑。另外,人體與動物的穴位構造是否一致,也是另一個值得質疑的問題。

 

除了研究其解剖結構,有些學者從生理機能方面探索針感。如針感產生的同時,胃電圖、肌電圖、心電圖、皮膚血流、皮膚溫度等等的變化。[3] [4] [5]這並非是次研究的目標,但其中的一些研究(如肌電圖和神經電學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更多有關針感形成的解剖結構。

(二)針刺激發點

針刺進組織後,到底是針尖產生針感,還是整個針體都在參與,這是針感研究必須解答的問題。臨床實踐表明,針刺必須有一定的深度,才可以激發針感。1976年西安醫學院[6]的研究發現,當針刺到一定深度後產生針感,通過這一點後針感消失。在起針時,針尖通過同樣深度時,又可以激發針感。他們的動物實驗也發現,針刺到一定深度的IV類神經纖維,其放射頻率增高,過深過淺也不能引起針刺性放電。[7]潘氏24在其藍點法的研究過程中發現,當注射亞鐵氰化鉀到套管尖端以及進行電解時,某些受試者感受到與入針時同樣的針感。這證明針刺時的針感可以經機械(針刺)、化學(注射亞鐵氰化鉀)及電流(電解)刺激相同深度的組織進行重複,而當中針體是不參與的。因此,針感主要來源於針尖部份,與針體周圍的組織關係不大。

(三)針感深度

既然針感的產生在針尖部份,那麼針尖到達什麼深度才可以激發針感?臨床實踐中可以觀察到,針感的深度與穴位所在的部位有關,如肌肉豐厚處的穴位較深(如環跳),肢端的穴位較淺(如十二井穴)。上海中醫研究所[8]於1971年首次用藍點法研究針感,發現藍點全部分佈於深部組織。安徽、山東、山西三省[9]協作研究了足三里等十六個針感點,穴位深度全部超過了皮下組織(0.3-0.5cm),最淺為0.7cm,最深為3.5cm,藍點分佈於肌肉、肌腱、肌間結締組織及關節囊。西安29在合谷、足三里、承山、尺澤及中脘五穴進行了137次觀察,針感深度在1cm以上為107穴次,在0.5-1cm為22穴次,在0.5cm以下僅2穴次。上海[10]於1977年研究偏歷等13個穴位中的30個針感點,除6個位於皮下結締組織外,其餘都位於深層組織中。吳氏[11]觀察了合谷、內關、曲池、太沖等23個針感點,發現其深度在1-3cm之間。沈氏研究足三里等44個針感點,發現穴位深度最淺為0.4cm,最深為3.2cm,且與穴位的部份密切相關。

 

潘氏24的藍點法研究亦發現,針感點能夠出現於自皮膚到骨膜的各組織之間,但從藍點標記的針感點計算,針感主要形成於深層組織中,約佔44個穴次中的91%。然而,潘氏認為,針感點的深度,始終與穴位所在的部位有關,如公孫穴的深度為0.4cm,而上巨虛的深度可達3.2cm。他發現,穴位如足三里、陰陵泉、上巨虛等的針感點全在深層組織中,穴位如陽池、商丘、內庭等則約有1/3位於皮下結締組織,因此可以認為,自皮膚到骨膜均存在著針感所必須的物質基礎。

(四)感受器

1.肌梭

穴位針感點主要在深層組織,那麼形成針感的解剖結構應該也是來源於深層組織。既然普遍認為針感的形成與神經有關,學者就以反射弧(reflex arc)的角度理解針感的形成,認為深部的感受器(receptor)就是針感的感受器。候氏[12]的實驗觀察到人體穴位處有肌梭(muscle spindle)的密集分佈。用電生理分離神經細束法,在足三里、內關、合谷等穴位分別觀察到﹕感受器均以肌梭為主,而且產生針感的同時,穴位肌電比例也大體上與上述肌梭所佔比例相近[13] [14] [15] [16] [17],組織學方法[18]亦觀察到肌肉豐厚處穴位肌梭密集。樊氏[19]等以蟾蜍為對象,分離單一肌梭,觀察針刺後肌梭的傳入放電變化。研究發現,針刺肌梭赤道部時,放電頻率明顯增多,認為針感形成的主要部位在肌梭膨大的赤道部。

 

然而,上述實驗大部份以合谷為對象,合谷深部肌肉為骨間肌,其肌梭數目比其他部位多。有研究表明[20],手的骨間肌每克組織可能有120個肌梭,而腓腸肌只有15-20個。另外,上述實驗所選穴位以肌肉豐厚處位穴為主,影響了結論的客觀性。吳氏34等對23個穴次進行觀察,發現有肌梭的僅佔7個穴次,約佔全部穴次的30%。7次發現有肌梭的穴次,位於內關及合谷穴。而王氏[21]觀察到,在合谷穴中,還存在著游離神經未梢(free nerve ending)、環層小體(pacinian corpuscle/ lamellated corpuscle)、克氏終球(Krause disc)和毛囊感受器(root hair plexus)。吳氏另外觀察到的7例三陰交穴,僅1例有肌梭,其餘均未見,只觀察到血管和小神經束。其中2例長期病患者因長期卧床引致肌肉萎縮,他們不僅有針感,其中1例還傳至大趾,這例中沒有肌梭,只有小血管及其旁的小神經束。他們認為,即使針感點位於肌梭上,也可能因為針尖的體積超過了肌梭而將他破壞。

2.游離神經未梢及其他感受器

潘氏24研究了足三里等14個穴位,合共44個針感點,結合不同針感的性質研究針感的形態結構。44個針感點位於肌肉、結締組織、肌腱、骨膜、關節囊、關節囊內皮下組織。所觀察的感受器中,淺層以遊離神經未梢為主,深層有游離未梢、肌梭、腱梭(tendon spindle)、環層小體、克氏終球及關節囊感受器。其中分佈最廣且數量最多的是游離神經未梢。即使不包括血管壁中的游離未梢,比例亦高於60%,而且游離神經未梢的出現與針感有近乎一致的平行關係。因此潘氏認為,在各種感受器中,游離未梢當居首位。至於其他感受器,在特定的穴位中,可能作為針感的主要結構。就肌肉豐厚的穴位而言,肌梭也是一種多見的感受器,數量僅次於游離未梢,亦與針感有近乎一致的平行關係。至於其他的感受器,實驗所見例數不多而且分佈局限,但不排除在特別穴位中作為主要的針感結構。例如,公孫穴中出現比較多的環層小體。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針麻組[22]觀察人耳廓上的神經分佈及耳穴的微細結構,發現所有耳穴都有數量不等的神經,並且以簡單的游離神經未梢為主,未見肌梭等深部感受器,而耳穴同樣產生其他穴位一樣的針感。郝氏[23]以芒針深刺中脘穴了解得氣的解剖結構,當中利用腹部橫斷面CT分析25例芒針深刺並得氣的中脘穴結構。郝氏提出,深刺中脘穴到達相當於腹主動脈前或腸系膜上動脈根部的深度,可以刺激腹腔神經叢及腹腔神經節,認為中脘穴的得氣感與此有關。然而,郝氏與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只是以單一部位(耳廓)/單一穴位(中脘)作為對象,結論亦未夠全面。

 

文氏25利用針刺大鼠「新明穴」和「環跳穴」來研究針感的形態結構,發現針感感受器和傳入結構主要是細小動物旁的游離神經未梢,和與之連系的膽鹼酯酶陽性的無髓細纖維,然而以大鼠鎮痛模型來測定針感點的服說力並不足夠。另外,針感的傳導速度應該表現為慢傳導的性質,而且常常需要一定的誘導期,因此,安徽中醫學院針灸經絡研究所[24]認為,針感的產生與肽能神經(P物質(SP)、神經肽Y(NPY)、血管活性腸肽(VIP)等)有密切的關係。他們利用藍點法配合免疫組織化學PAP法觀察肽能神經在穴區和穴位針感點的分佈,發現在穴區的組織中均存在SP、NPY和VIP圍繞血管並穿行於深淺層各組織中。而且,儘管針感點所處層次不一,但肽能神經、血管的出現率與針感的出現率完全一致,提示他們是產生針感的基本結構,亦與針感的慢傳導性有關。魏氏39用剝離細束法在貓身上發現,針刺可以興奮壓力感受器(baroreceptor)和牽張感受器,使感受器產生高頻放電。而所觀察到的壓力感受器,在穴位附近密度較大,所以考慮穴位針感主要來自壓力感受器。

3.結論

臨床上,同一個穴位可以產生不同的針感,相反,不同的穴位可以產生一樣的針感。因此,針感的產生可能並非單一感受器的作用,而是不同感受器所產生神經信息的共同結果。而不同部位的穴位,其針感可能來源於一種至兩種主要的感受器,當中並不排除其他感受器的共同參與。 王氏[25]對正中神經、尺神經和脛神經支配穴位的研究可以支持這一論點。他採用鎢絲微電極法對穴位感受器及針感傳入纖維類別進行了研究,發現穴位感受器的類別與穴位所處的部位有關。以正中神經支配的穴位為例,內關、通里的感受器以肌梭為主,而大陵穴主要為腱器官(tendon sheaths),中衝主要是觸覺感受器(tactile receptor)和壓力感受器(baroreceptor)。2003年,Kenji Kawakita[26]等提出「多型感受器」假說(PMR Hypothesis),為針灸的感覺及機理提供解釋。他們認為,多型感受器(PMR)是一種痛覺感受器,存在於人體各處,他的感覺終端是神經游離未梢,可以傳遞多種刺激如化學刺激、溫度刺激和物理刺激等等。激發多型感受器可以引發針感,而多型感受器的易敏感化(Sensitization)形成了壓痛點(阿是穴)和穴位。Kenji Kawakita提出的假說,與以往的理論(認為穴位針感的產生不是來源於單一的感受器)剛好相反。但多型感受器假說的確立,還需要更多的証據支持。

 

(五)外周神經

北京醫學院[27]的工作以及大量的相關研究[28]表明,針灸的鎮痛效應在麻藥局部封閉後消失,針感的傳入必須依靠軀體神經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的完整性。研究發現[29],手術時直接刺激神經也可以產生類似針刺的感覺。在同一神經干上,用針刺產生酸的感覺,用手術器械碰撞或用手術刀分解鞘膜產生麻的感覺,用手搓產生重的感覺。另外,當穴位被麻藥局部封閉後,穴位的鎮痛效應減弱並且消失,証明針感與針效都與神經傳導有關。沈氏的研究還發現,當局部組織病變而引致神經纖維變性時,針感消失。有一個蛇咬傷的病例,患者肌肉萎縮,正常組織幾乎全被脂肪結締組織替代,而神經干支及其感受器正常。患者針刺時,針刺反應良好,証明神經系統是針感產生的關鍵。江氏[30]用分別封閉的方法,証明合谷穴的感受裝置是深部神經組織。陳氏[31]發現電針穴位的強度-時間曲線,位於神經組織的興奮範圍。可見,針感的主要傳入通路,是支配有關穴位的軀體感覺神經。然而,針感的傳入又與那一類神經纖維有關?

1.粗纖維

神經纖維有兩種分類法,一種是根據傳導速度分為ABC三類,以A類最快。另一種是根據纖維直徑大小分為I、II、III、IV四類,以I類最粗,也是傳導速度相對較快的纖維(越粗的纖維傳導速度越快,而有髓的纖維較無髓的纖維傳導速度快)。

 

譚氏[32]等發現電針刺激足三里穴可以直接興奮脛前肌神經部份較粗的纖維,呂氏等[33]觀察了足三里穴在電刺激作用下,主要興奮I、II類神經,特別是II類傳入神經,認為足三里穴的傳入纖維的組成有「多有髓纖維」「多粗纖維」「多II類纖維」等「三個多」的特征。時氏[34]的研究發現,以奴夫卡因阻滯三陰交而減弱了針感,在加大電針刺激量後針感恢復,並且針麻效果顯著提高。另外,穴位阻滯後病人可以耐受較前1-1.5倍的電流量,並可產生針感,而且沒有情緒上的變化。因為局麻藥是優先阻滯細纖維活動的,所以時氏根據實驗結果推論,認為針效和針感的產生與改善主要與粗纖維有關,而與細纖維關係不大。

 

更多的研究証明[35],針感的傳導與粗纖維,尤其是II類纖維有關 ﹕上海生理所利用貓觀察到,刺激I類纖維可以抑制脊髓脊頸束纖維對傷害性刺激的反應。當刺激加強並興奮到II類纖維時,其抑制作用更強。北京用光鏡觀察到鎮痛顯著的穴位中,II類纖維佔的比例大。非穴位和鎮痛作用差的穴位中,II類纖維佔的比例少,因此認為II類纖維是穴位形成的基礎。他們還利用針刺足三里鎮痛的家兔分別以阻斷血流、陽極阻滯及麻藥阻斷的方法分析傳入纖維在針穴鎮痛中的作用。結果表明,粗纖維是針刺鎮痛信息傳入的主要纖維,而C類纖維與痛信息傳入有關,甚至可能妨礙針刺鎮痛。山東醫學院用貓的內關穴作觀察,發現針刺鎮痛興奮的感受器中以肌梭為主,而傳入纖維以II類為主。

 

總結以上資料,可見鎮痛信息的傳入纖維,以I、II類的粗纖維為主。然而,以上的研究多以電針或電刺激為主,而且實驗所選穴位以肌肉豐厚處穴位(如足三里、內關)為主,未能全面反映手針感在所以穴位的神經纖維傳導特性。

2.細纖維

西安醫學院的實驗認為,不同的穴位當中,各類傳入纖維所佔的比例都不盡相同。肌肉豐厚處的穴位,感受器以肌梭為主,而傳入纖維以II類纖維為主。而肌腱附近的穴位(如崑崙),傳入纖維以III、IV類纖維為主。另外,血管壁上的傳入神經裝置也與針感有關。他們強調細纖維的作用,這產生了學術上的爭議。用清醒家兔51,以刺激腓神經引起反射性下頜運動作為痛的指標,電刺激腓神經並逐步增加強度,依次興奮各類神經纖維並觀察其鎮痛效應。結果發現,同時興奮I、II、III類纖維時,其有效率高於同時興奮I、II類纖維(94%>54.5%)。另外,採用直流電阻滯法,依次阻斷由粗到細的各類纖維,分別觀察某一纖維的鎮痛效應,結果發現興奮細纖維的效果強於興奮粗纖維。這剛好與以往認為刺激粗纖維鎮痛較好的的結論相反。西安醫學院[36]根據他們對內膝眼的研究結果認為,興奮的纖維越細,鎮痛的作用越強。他們的研究顯示,內膝眼針感感受器以慢適應型為主。他們認為,粗纖維的作用具有明顯的節段性,只限於近節段有鎮痛作用。而細纖維在遠近節段皆有明顯的鎮痛作用,這種作用是超節段性的。

3.結論

西安醫學院生理研究室[37]的實驗証明,不同類別的纖維傳導不同性質的針感。他們利用鎢絲微電極法記錄肘部正中神經的單位傳入放電,並以此為指標對該神經支配的穴位的部位和體積進行測量。結果發現,II類和IV類纖維分別傳導麻感(觸電感)和酸感,而重脹感與III類纖維關係密切。沈氏52總結神經纖維與針感形成的有關資料後解釋,電針感與手針感所興奮的傳入纖維似乎並不一致。電針時,所產生的麻電感一般不會達到興奮III、IV類纖維的強度,而手針感卻可以興奮I、II、III、IV各類纖維,而產生酸、麻、脹、重等各種不同性質的針感。這足以解釋研究上的分歧﹕以往的研究以電針或電刺激為主,所以得出針感形成以粗纖維為主的結論。總結以上資料,我們可以認為﹕基於不同的針刺強度和方法以及針刺穴位的部位,不同類別的纖維參與著不同性質的針感,而產生節段性或(和)超節段性的鎮痛效果。

(六)脊髓通路與高級中樞

1.脊髓通路

現代醫學發現,感覺的產生必須通過大腦皮層而完成,因此針感也不例外。針感的產生也有賴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正常和結構完整。上海第一醫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等[38]針刺25例(共242穴位)脊髓空洞症患者的病變區和正常區,並測定其針感程度(分強、中、無)、肌電圖變化、和鎮痛效應。結果表明,病變區的127個穴位中,沒有強針感,68個產生弱針感,59個(46.5%)無針感。在正常區的115個穴位中,全部皆有針感,50個產生弱針感,65個(56.5%)產生強針。肌電圖和針效的測試結果,也同樣顯示出病變區與正常區之間的顯著差異。研究單位認為,針刺病變區針感弱甚至無,痛閥和耐痛閥無明顯升高,誘發電位抑制少,說明針感與針效有著平行關係。而且,針感與脊髓中痛溫感上行傳入通路有關,推測針感主要沿著腹外側索(lateral spinothalamic tracts)上傳到腦。臨床上亦觀察到51,針刺完全性脊髓橫貫性損傷的病人的病區穴位,即使手法再強,病人仍然沒有針感,也沒有肌電反應,而正常區穴位則與常人無異。另外,當用藥物進行腰麻時,隨著藥物發揮作用,針刺足三里的針感逐漸減弱以至消失,而針刺上肢的穴位如合谷及曲池等穴則可以產生針感。當藥力消失後,足三里的針感重新出現而且恢復至腰麻前水平。由此表明,穴位針感通過感受器,經外周神經纖維傳入脊髓背角細胞(posterior horn cell),經腹外側索向高位中樞傳送,並在大腦皮層形成針感。

2.高級中樞

既然,神經系統是針感產生並傳送的其中一個重要途徑,那麼高位的中樞神經是如何處理這些信息呢?因為高級中樞神經極之複雜,研究難度極高,對於針感在高級中樞的處理,現時只有一些零碎的資料。唐氏等[39]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提出,丘腦中央下核(nucleus submedius, Sm)可能是痛覺以及針感傳遞和感受的一個關鍵部份。Sm上行投射到前額葉皮層的腹外側眶回(VLO),刺激Sm可激活VLO神經元。而VLO有下行纖維投射到雙側PAG的腹外側部。他們設想Sm-VLO-PAG系統很可能在針感傳遞和針刺鎮痛中(尤甚是細纖維傳入產生的鎮痛中)具有重要作用。

 

2002年,KKS Hui[40]針刺13位受試者的合谷穴,並以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法(fMRI)去測試其中11位有針感者的腦組織信號變化。發現針感產生的同時伴有以下腦組織的信號減弱 ﹕ nucleus accumbens, amygdala, hippocampus, parahippocampus, hypothalamus, ventral tegmental area, anterior cingulated gyrus(BA 24),caudate, temporal pole, insula。相反,大腦皮層軀體感覺區的信號增加。有趣的是,以表皮觸覺刺激(superficial tactile stimulation)刺激相同部位,同樣可以引發大腦皮層軀體感覺區的信號增加,但深層組織的信號則未見變化。因此,KKS Hui認為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和大腦皮質下結構(subcortical structure)的信息處理是針效和針感的重要形成機理。

 

然而,對於針感信息在高級中樞神經的處理和傳遞,現時所作的研究並不多,所知的相當有限,不足以形成比較確切的結論。

(七)血管

上海中醫研究所31於1976年發現,以藍點標記為中心1.5mm直徑的視野內,見到神經束有4穴次,見到血管的有26穴次,因此認為針感的產生與血管有一定關係。西安醫學院等32觀察足三里、內關等16個針感點,在以藍點為中心的1-4mm視野範圍內,神經束佔35.2%,游離神經未梢佔14%,血管佔45.5%,估計針感形成與神經及血管有密切關係。潘氏在藍點為中心1.8mm範圍內見到,無論是肌肉豐厚的穴位還是肢端的穴位,血管和神經干支分佈於所有穴位針感點的各種組織之中。而且,他們的出現和針感的出現次數相比,比率是100%,血管和神經出現的次數均與各針感的次數呈全完一致的平行關係。有趣的是,在藍點區內計算到,神經干支和血管(包括管壁神經裝置)為100%,而游離神經未梢(不包括血管壁上的游離未梢)為54%以上,出現率比血管稍低。然而,潘氏的觀察未汲及到與非穴位的結構比較。四川醫學院[41]的實驗觀察到,家兔足三里等7個穴位的組織結構中見藍點中心血管出現的次數較多,並且向穴位外逐步減少。

 

然而,林氏[42]的實驗結果表明,與神經系統相比,血管在針感的形成中依然處於次等的地位。林氏在50個針感點中心3mm直徑的範圍內觀察到神經束、游離神經未梢和小血管。而針感點與無針感點內神經結構的出現率分別為82%與23.08%,差異顯著,且出現率以小神經束和游離神經未梢最高,分別為57.9%和22.81%。而血管的出現率分別為68%和69.28%,未見顯著差異。血管能否產生針感的問題,目前看法尚有一些分歧。針感的形成與血管有一定的關係,然而其所佔的比重和當中所作的角色,卻未有比較一致的結論。

 

實際上,血管壁富有各種神經纖維,使得血管與神經關係密切,難以分割。潘氏24在藍點區觀察到血管壁上分佈有游離神經未梢、小動脈附近有血管旁游離未梢和血管旁游離包囊感受器,和伴血管走行的無髓神經小束等。因此認為,血管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支配而脫離不了神經的影響。文氏等[43]發現動物某些穴位小動脈周圍有腎上線素能和膽鹼能神經形成的動脈周叢和毛細血管前動脈旁叢。同時,還見到小神經束沿細小動脈靜脈走行,直至毛細血管前動脈附近,才分支形成游離未梢,終止於結締組織中,並參加到毛細血管前動脈旁叢,形成軀體神經和植物神經未梢的匯合區。劉氏[44]參考了神經體節論及交感神經節段支配的生理功能,提出有關針感與針效的假說 ﹕針刺穴位後,產生的針感通過軀體神經與植物神經在穴位下血管叢形成的匯合區,引起內臟傳出衝動而產生對臟腑的調整功能,因此產生相應的針效。因此,從理論上可以說,血管在針感的形成中,相信仍然是以神經作為中界而完成的。

(八)結締組織和肌肉

臨床上,針刺得氣必須依靠一定的手法。而手法除了刺激感受器、神經和血管外,更無可避免地牽動肌肉組織及結締組織。因此,學者對針感與肌肉及結締組織的關係進行研究,得到一些的結論。史氏[45]等以單向捻轉法針刺12例豚鼠足三里穴,至手下沉緊得氣後製作整肢體冰凍切片及掃瞄電鏡標本,另設對照組直刺足三里而不捻針。結果表明,得氣組中未見未知的組織結構,所見結締組織纖維環繞針孔。史氏等認為,結締組織纖維是針刺作用力的首先承受者,並與其他組織結構有密切關係,可作為傳遞針刺作用力的中界。結締組織纏繞刺針可能是淺層客觀針感(手下沉緊)的物質基礎,而肌層肌內衣(deep fascia)纏繞刺針並牽拉肌纖維引起肌收縮可能是深部客觀針感的基礎。而肌衣(fascia)牽拉及反射性強力收縮可能與主觀(受術者)酸脹感有關,鄰近小血管受牽拉可能與痛感有關,而神經干支受牽拉可能與麻感和電擊感有關。史氏反對Kenji Kawakita有關多型感受器的假說,認為針感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並非源於某種多型感受器,而是通過結締組織的中界力廣泛作用於多種已知的針感結構而成。針刺作用力引起的穴位組織結構的動力學改變,是針感形成的生物學基礎。

 

田氏[46]等作了近似的研究,以同樣方便針刺5例豚鼠足三里穴。實驗組足三里區見皮下層結締組織纖維環繞針孔,肌層見肌內衣及結締組織纖維在針孔周圍扭結纏繞,肌纖維呈相應方法扭曲,對照組未見同樣變化。田氏認為,結締組織的廣泛聯係可以影響不同層次例如血管、神經干支、神經未梢、肌束衣等與針感有關的組織。結締組織作為中界,將運針力傳遞給其他組織結構。山本晃久[47]應用超聲波環形探頭觀察10名健康男性得氣發生的部位,觀察部位為小腿內側和肩胛間部的硬結部位。研究發現,當針尖到達肌外束膜(superficial fascia)時出現得氣,到達肌肉時得氣減弱。若針尖再停留在外肌束膜上再增加刺激,得氣感增強,並在得氣的時候觀察到肌纖維的滑動。山本氏認為,得氣的發生與外肌束膜受刺激和肌纖維的滑動有關。

 

對於結締組織作為針刺作用力的中界角色,這點是可以肯定的。然而,結締組織是否在針感形成中起著關鍵作用,則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至於肌肉在針感形成中的角色,至今沒有一致的研究結論。外肌束膜、肌層內衣、以及肌梭,在針感的產生過程中起著什麼作用,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是一個值得去探索的研究方向。然而,潘氏24的研究中有一例蛇咬傷的病人,肌肉組織大量萎縮,但神經裝置無病變,病人針刺反應依然良好。這提示,肌肉和結締組織不是針感產生的形態學基礎,神經及其未梢裝置才是不可缺少的結構。

(九)針感性質與組織結構之關係

一般針灸教材提及的針感,多是「酸麻脹重」,但臨床所見及研究所知的卻遠多於此。關於針感性質與組織結構之間的關係的研究比較少,但有限的資料仍然給予我們對針感解剖結構一個更全面的圖像。林氏65 [48]利用主訴清楚的骨科針麻手術病人,術中128次針刺或用眼科攝子刺激已與周圍組織分離的神經干支、血管、肌肉、肌腱和骨膜等組織。結果表明,刺激各類組織皆可引起多種的針感,而且,因應受刺激的組織不同,各種感覺的出現率也有所不同。刺激神經干支多引起麻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刺激肌肉多引起酸脹感。

 

然而,潘氏24觀察針感的藍點標記與組織結構的關係時發現,針感性質與組織結構關係複雜,各種針感的性質都可以定位於神經、血管、肌肉組織中。有關的研究沒有顯示出不同針感性質與各類組織結構之間的特異關係,並且發現,感傳組與無感傳組之間未見形態上的本質差別。吳氏等34發現穴位針感點的組織以神經、血管和肌肉的出現頻率最多,針刺這些部位都可以引起多種性質的針感。針刺同一穴位,組織結構相同,卻產生不同性質的針感,每類針感出現的頻率並不一樣。而針刺不同穴位,其組織結構不同,卻可以產生相同的針感。可見,不同性質的針感並非有某種特定的感受裝置。林氏在其研究觀察中,也未看到出現酸麻脹重等針感時相對應的某種特異感受裝置,但是,林氏認為,由於不同穴位的組織結構的複雜程度不一,而刺激不同組織所產生各種針感的出現率也不一,這可能導致不同穴位所表現的主要針感性質有所差別。另外,林氏發現,酸脹重為主的針感點,其小神經束內的神經纖維多為細纖維。而麻為主的針感點多分佈在以神經干支或細神經為主的神經束上。這提示,產生麻感與酸脹重感所需的神經纖維的數量和類別可能有所不同。

 

張氏[49]通過提插、捻轉、押手及針尖方向等幾方面的組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針感的性質。他發現,押手重、提插快而幅度少、針尖方向不變多是先產生脹,後產生酸。不押手、提插慢而幅度大、針尖方向改變,則多產生麻。上海中醫研究所33發現在同一神經干上,以針刺、手術器械碰撞、手術刀分解、及手搓等不同型式的物理刺激可以產生不同性質的感覺。由此可見,不同性質的針感並非有相應的特殊感受器。可能由於不同的刺激方式或刺激量,所興奮的神經數目和種類不同。而這些數目和粗細不一的神經纖維興奮時所產生的神經衝動,以不同形式的編碼傳導到高級中樞,而產生不同性質的針感。

(十)有關針感的完整理論

以上簡述了各種組織結構與針感的關係,然而,這些都是比較零碎的研究資料。鑑於研究成果並不充分,學術界並未能對針感形成的解剖結構提供一個公認而整全的理論。以下是一些學者的觀點,可供參考。候氏[50]總結西安醫科大學所作的研究成果,認為穴位的特異性(穴位和非穴位在形態和機能上的差異)的基礎物質在於其周圍的組織結構,當中最主要的是作為針刺作用傳導通路的中樞神經。針感作為一種感覺,通過反射弧(包括遞質、內分泌等)而產生針效,並提出「經絡實質是反射弧」的論點。

 

然而,劉氏67認為反射弧(或體節論)難以全面解釋針感與針效的現象。例如,四肢穴位的針感及針效有時難以用神經體節來解釋。內關穴的軀體節段不會超過臂叢的C5-T1,這顯然與心臟T1-T5和胃T6-T9所屬的節段不同。劉氏結合交感神經節段支配的生理理論後提出 ﹕軀體性神經與植物神經在血管叢形成匯合區,針刺穴位興奮感受器所產生的神經衝動由混合神經向中樞傳遞,經丘腦上達大腦而產生針感。之後,脊髓發出內臟傳出神經衝動到達相同節段 (交感神經節段) 支配的內臟器官而產生針效。劉氏的理論擴大了原有理論的解釋層面,但其根本上仍然是以神經系統來解釋針感與針效的產生。

 

繆氏[51]等提出了不一樣的假說,認為得氣是一種具有物質形態的電磁波的發生、傳播、吸收的現象,又稱為「氣電波」。他引相關的實驗結果,認為皮膚上有一些低電阻的點,與穴位甚至經絡的排列一致。穴位的電位較非穴位高,得氣後穴位處靜電位明顯升高,在經絡上出現電位波動。而經絡就是人體中一種極細的「自然縫」,是一種沒有內部物質但並非孤立的空間結構,也是氣電波傳播的微觀空間。然而,其理論模型並未得到更多的實驗數據支持。

 

結論

 

歷年來有關穴位針感解剖結構的研究,雖然未能給我們一套整全的理論去理解針感以至針效的形成。然而,我們可以了解更多針感與神經、血管、以及其他組織的關係。綜合以上資料,可以肯定的是,針感與神經系統有關,當中包括血管的神經裝置,另外,肌肉及結締組織的動力學改變也參與針感的形成。至於各種感受器與針感形成的特異關係、針感信息在高級中樞的處理、血管中參與針感形成的神經裝置、肌肉及結締組織在針感形成中所擔當的作色等等問題,則仍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部份學者主張以現代醫學以外的觀點(如中醫理論)去解釋針感的形成,但因為科學方法能夠提供實質的科學證據,所以始終成為學術上的主流。然而,以現在有限的資料,實不足以認為經絡等同於神經系統,針感與針效全是神經系統的作用。如同我們現時對經絡實質的理解,針感的形成是人體多系統的共同作用,當中與神經系統關係密切。部份學者以「自然縫」或「低電阻通路」去理解經絡實質,並以「氣電波」解釋針感的形成。然而,穴位的低電阻屬性仍然存在一定分歧,而且「極度微細空間結構」的假設難以應用現有的科學方法去驗證。因此,他們的理論未能得到足夠的支持,只能作為對經絡實質以至針感的一種假說。

 

此外,「針感」涵意的界定也是另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針感」應該包括何種性質的針感? 是否包括疼痛和放射感? 是否等同於「得氣」和「氣至」? 只有「手下沉緊」或「痛閥提高」能否理解為有「針感」? 這都是必須理清的內容。另外,我們對針感的探索是基於「氣至而有效」的認識。然而,得氣是否針灸取效的關鍵? 如何理解臨床上不得氣而取效? 如何驗證「隱性得氣」的存在? 作為針感研究的重要前題,針效關係的確立,實在需要更多的實驗支持。

 

 

 

 

參考文獻

[1] 潘朝寵, 等 人體穴位針感的形態學研究。解剖學報,1980年10月,第11卷,第4期,第393-399頁。

[2] 文琛, 等 以大白鼠針刺鎮痛模型探討針感傳入的形態學基礎。針刺研究,1981年,第2期,141-148頁。

[3] 郭戍英, 等 針刺得氣肌電信號的電子計算機分析。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第79-88頁。

[4] 史學義, 等 客觀針感與肌電關係的研究。河南醫科大學學報,1993年12月,第28卷,第4期,第295-297頁。

[5] Tsun-Cheng Kuo et al, The Soreness and Numbness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Skin Blood Flo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04, Vol.32, No.1, P.117-129

[6] 西安醫學院針麻原理研究室, 等 人體針感規律和針感與手下感關係的觀察。西安醫學院學報,1976年,第4期,第1頁。

[7] 西安醫學院針麻原理研究室 貓合谷區4類傳入纖維與針感感受器關係。西安醫學院學報,1976年,第4期,第56頁。

[8] 上海中醫研究所形態組 穴位針感部位的組織結構觀察。新醫藥學雜誌,1974年,第12期,第23頁。

[9] 西安醫學院, 等 穴位針感結構的形態學觀察。針灸麻醉,1979年,第2期,第59頁。

[10] 上海中醫研究所經絡針麻研究室一組, 等 人體穴位針感的形態學觀察。針刺麻醉臨床和原理研究資料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05頁。

[11] 吳淑蘭, 等 對人體穴位針感部的形態學觀察。針刺麻醉,1979年,第2期,第65頁。

[12] 侯宗濂 關於體針穴位針感感受器的研究。針灸針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313頁。

[13]西安醫學院針麻原理研究室 針感與穴位肌電之間互相關係。西安醫學院學報,1976年,第4期,第34頁。

[14] 上海生理研究所針麻組 得氣時針刺部位的肌電活動。中華醫學雜誌,1973年,第9期,第532頁。

[15]西安醫學院針麻原理研究室 針刺貓合谷區所興奮的深部感受器及其傳入纖維類別。西安醫學院學報,1975年,第1期,第56頁。

[16] 魏仁榆, 等 針刺貓後肢時某些深部感受器傳入放電觀察。科學通報,1974年,第4期,第184頁。

[17] 西安醫學院, 等 針刺貓內關區所興奮的深部感受器及其傳入纖維類別,西安醫學院學報,1976年,第4期,第18頁。

[18] 西安醫學院針麻原理基礎理論研究組 足三里穴針感感受器形態學研究,西安醫學院學報,1975年,第1期,第45頁。

[19] 樊小力, 等 肌梭作為針感感受器可能性的進一步探討。針刺研究,1989年,第14卷,第1期,第131-2頁。

[20] Berman. DA. Pain relief and acupunc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1979, Vol.7(1), P.31

[21] 王仲濤, 等 對合谷穴神經未梢的形態學觀察。針刺麻醉,1979年,第2期,第75頁。

[22]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針麻組 人耳廓及其穴位裡的神經分佈,針刺麻醉原理的探討。全國針灸麻醉學習班資料選編之二,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4年,第41頁。

[23] 郝治中, 等 芒針深刺中脘穴得氣層解剖學觀察。上海針灸雜誌,2004年11月,第23卷,第11期,第35-37頁。

[24] 潘朝寵, 等 穴位針感與神經肽相關的研究。皖南醫學院學報,1993年,第12卷,第2期,第82-85頁。

[25] Wang K, Liu J Needling sensation receptor of an acupoint supplied by the median nerve—studies of their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ci Sin[B].1985 Sep; 28(9) ,P.963-971

[26] Kenji Kawakita, Kaoru Okada,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pain relief – polymodal receptors are the key candidates. Acupuncture in Medicine. Northwich, Dec 2006, Vol. 24, p. 58-9

[27] 北京醫學院 針刺人體某些穴位對皮膚痛閥的影響。中華醫學雜誌,1973年,第53卷,第3期,第151頁。

[28] 呂國蔚 穴位針刺效應的神經傳導通路。針灸研究進展,198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第114頁。

[29]沈德凱 論神經在腧穴針感形成中作用。針灸學報,1992年,第2期,第1-3頁。

[30] 江振裕, 等 針刺鎮痛效應外周傳入途徑分析。中國科學,1973年,第2期,第157頁。

[31] 陳惟昌, 等 合谷穴針感電興奮特性的研究。中華醫學雜誌,1975年,第11期,第791頁。

[32] 譚德培, 等 電針足三里穴對貓肌肉機械感受器及傳入神經活動的作用。針灸針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313頁。

[33] 呂國蔚, 等 足三里針刺鎮痛點傳入神經纖維組成的研究。針灸針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331頁。

[34] 時光, 等 局麻藥物穴位阻滯對針麻效應和針感的影響。北京醫學,1980年,第2卷,第4期,第209-211頁。

[35] 會議學術處編 全國針灸針麻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二) 北京,1979年,第75-85頁。

[36] 中國針灸學會編 第二屆全國針灸針麻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北京,1984年,第299-304頁。

[37] 西安醫學院生理研究室王克模, 等 穴位感受野與針感性質與傳入纖維類別和單位放電特征間關係的研究。中國科學,1984年12月,第12期B輯,第1119-1124頁。

[38] 上海第一醫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 等 針感和針效的關係及其脊髓的傳入通路。神經精神病學雜誌,1981年,第7卷,第3期,第129-131頁。

[39] 唐敬師, 等 丘腦中央下核在針感傳遞與針刺鎮痛中的可能作用。針刺研究,1994年,第19卷,第3期,第22-24頁。

[40] K.K.S. Hui. Acupuncture Modulates Limbic System and Subcortical Structure. Health and Medicine Week. Atlanta. 2000 March 6,P.3-4

[41] 四川醫學院人體解剖教研組 家兔足三里及合谷穴位組織結構的初步觀察。四川醫學院學報,1977年,第1期,第12頁。

[42] 林文注, 等 人體穴位針感的感受裝置和傳入徑路的觀察。針灸針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323頁。

[43] 文深, 等 人的小血管壁神經分佈及其與經絡氣血的關係。中國針灸,1981年,第2期,第28頁。

[44] 劉紅菊 針感與針刺效應機理探討。中國針灸,2002年1月,第22卷,第1期,第27-30頁。

[45] 史學義 張清蓮 得氣穴位組織結構的動力學研究。針刺研究,第21卷,第3期,第60-62頁。

[46] 田愛琴, 等 得氣針穴結構的掃瞄電鏡研究。河南醫科大學學報,1993年,第26卷,第2期,第129-130頁。

[47] 山本晃久 超聲波在針灸醫學中的應用(第二報)﹕使用環形探頭對得氣發生部位的觀察。針刺研究,1995年,第17卷,第3期,第53-54頁。

[48] 林文注, 等 人體針感與穴位結構的關係及電針與手捻針感的比較。上海針灸雜誌,1983年,第2期,

[49] 張縉 如何控制針響的性質。 黑龍江中醫研究,1963年,第2期,第18頁。

[50] 侯宗濂 穴位針感感受器及其傳入纖維類別。針刺研究,1989年,第1-2期,第127-8頁。

[51] 繆興中 繆金 氣電波和針刺得氣及經絡的微空間模型。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4月,第10卷,第15期,第17-18頁。

 

 

 

 

數據庫 搜索年份 搜索方法 搜索辭彙 文章數目
萬方數據 1981-2007 全部 針感 16
得氣 156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N) 1980-2008 篇名 針感 79
得氣 112
CBM disc 1979-2008 篇名 針感 94
得氣 104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1989-2008 關鍵字及篇名 針感 76
得氣 137
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 1980-2008 篇名 針感 78
得氣 113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1999-2008 篇名 針感 3
得氣 14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1999-2008 篇名 針感 26
得氣 64
中華文國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1970-2007 關鍵詞及篇名 針感 2
得氣 13
Pub Med 全部 篇名、作者及期刊名 Deqi 18
acupuncture sensation 18
needling sensation 29
Alternative Medicine 1985-2008 篇名、摘要及作者 Deqi 24
acupuncture sensation 6
needling sensation 2
ProQuest Medicial Library 1994-2008 摘要及引用文獻 Deqi 12
acupuncture sensation 3
needling sensation 1
Lexis Nexis Acadenic 全部 篇名、摘要及作者 Deqi 23
acupuncture sensation 3
needling sensation 1
Science Direct 全部 篇名、摘要及關鍵字 Deqi 7
acupuncture sensation 5
needling sensation 2
Medline 全部 關鍵字 Deqi 4
acupuncture sensation 3
needling sensatio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