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

 

中醫認為素體血熱偏盛是發病的內因;飲食不節、外邪(細菌或環境)侵襲是致病的條件。所謂「素體血熱偏盛」,原因很多,可以是肝火、肺火、濕熱、(腎陰虛引起的)陰虛火旺……。

 

分型論治

 

以最簡單的分類,暗瘡的中醫治療可以分為:

 

症狀 多見於顏面、前額   痤瘡經年不退   面頰或下頜部反覆發作  
重者兼見於胸背   膚色暗紅   長至黃豆或蠶豆大小、高突不平  
痤瘡分散   經期時痤瘡加重   色紫紅、捫之柔軟  
大小如針頭至芝麻,色紅   素月經不調、痛經、或經行帶血塊  
膚色油滑亮光   男性患者面色晦暗或紫紅  
口乾  
大便秘結、小便黃  
中醫稱爲 肺胃蘊熱 氣血鬱滯 痰瘀結聚
標準

枇杷葉清肺飲

(成份: 略)

涼血清肺飲

(成份: 略)

海藻玉壺湯

(成份: 略)

醫師常用方藥 五味消毒飲

黃連解毒湯

龍膽瀉肝湯

大補陰丸

養陰清肺湯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飲

黃連解毒湯

浙貝、玄參、丹參

註: 臨床症狀變化多樣,多個症狀會夾雜出現,中醫會以主要不適為診斷依歸。

 

中醫用藥當然不是那麼簡單的,還要考慮痤瘡的部位。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記載: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即是說,痤瘡位置其實與身體臟腑氣血有關。參考下圖:

 

 

 

因此,醫師會觀察以下情況:

 

(觀察一:以五臟部位區分)

 

例如,心火盛或時常失眠者額部痤瘡較多,月經不調者下頜痤瘡較多,常食熱氣食物或煙酒多者,痤瘡多長於鼻、兩頰。

 

(觀察二: 以上、中、下三焦區分)

 

額頭反映上焦,鼻周反映中焦,下頜反映下焦。

 

從中醫的角度看,上焦位於橫膈膜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位於橫膈膜以下,臍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膽;下焦位於臍以下的部位,包括腎、小腸、大腸及膀胱。故此,大便秘結者下頦痤瘡亦會較多。

 

(觀察三: 痤瘡的形態)

 

如上表格:如色紅者多熱、多膿者多濕、大粒(結節難消)者多痰、暗紫色為瘀……

 

中醫治療可能大家不太感興趣,下次,說說比較實用的:中醫食療。